上市以来,亿华通由盈转亏,两年累计亏损2.13亿,其中2020年亏损9800万,2021年亏损1.85亿。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加入青能华通主要负责业务规划及运营管理。公司由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孵化,后担任清能华通部门经理、副总经理。亿华通在招股书中指出,公司业务和未来战略属于资金密集型,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、提高产能、促进销售,而剩余的6.13亿元显然不够。
首次赴港递交招股书时,有股东甚至去质询亿华通秘书长,表示失望,担心该公司赴港上市可能会大幅拉低其A-股估值。并建议管理层推迟或搁置赴港事宜。首次公开募股计划。自2020年8月科创板上市以来,亿华通股东已累计套现6.78亿元退市。股东套现的资金比公司全年盈利还要多。清华大学常被称为园中园、水木清华。水木二字出自东晋谢浑的一首诗:“京张鸣禽齐聚,水木清清华大学”。
1、亿华港
2017年,“十二五”规划首次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。欧阳明高团队重组青能华通,正式成立亿华通。除投资者外,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国强也有清华大学背景,持有18.59%的股份。到2021年,亿华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将分别为-1.7亿、2.295亿、1.213亿。亿华通前身为擎能华通,由欧阳明高团队孵化。其业务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及产业化。氢能电池最早投资的是与清华大学关系密切的亿华通。
2、深圳亿华港
凤凰网科技发现,这些套现的股东均是清华背景,其套现金额几乎是公司科创板当年募集资金13.5亿元的一半。造血能力不足,现金流不足。这也是亿华通再次赴香港递交表格,实现输血A+H上市的原因。依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,亿华通产业化进展顺利。据财新网援引某领先创投机构新能源投资负责人的消息称,燃料电池和上游原材料相比现有计划已经出现过剩。
3、亿华港投资
清华大学是最早的投资者。另一家早期投资者国泰君安的98.73万股限售股也将于8月10日解禁。招股书显示,亿华通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营收分别为5.54亿元、5.73亿元、6.29亿元;期内利润分别为4590万元、976万元和1.85亿元。
8月2日,亿华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战略配售限制性股票上市公告,宣布于8月10日解除在亿华通科创板上市的国泰君安98.73万股限售股。相应限制性股票为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.99%。易华通由现任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教授、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孵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