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《可再生能源法》修正案,规定到2030年80%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供电。此前,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曾警告称,如果不达标,其最大的路德维希港工厂将全面关闭。足够的天然气。荷兰此前强制燃煤电厂以35%的产能运行,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。
德国议会此次通过的一系列法案是对能源法案的修订,旨在采取紧急措施应对天然气短缺危机,包括增加储气能力、传导天然气价格成本和重启煤电,以及提高可再生能源目标。欧洲是世界上推动能源转型最激进的地区。早在20年前,欧洲就开始了新能源转型。目前,欧洲新能源发电比例也处于全球最高水平。但6月20日,荷兰宣布将取消燃煤电厂产量上限,并启动能源危机计划预警阶段。
《巴黎协定》的目标很难实现。在此关键时刻,欧美却一反常态,指责发展中国家减排不足。这无疑是非常搞笑的。原本宣布提前八年实现这一目标,结果俄罗斯决定减少对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等国的天然气供应。欧洲国家和美国作为老工业强国,早在100多年前就完成了工业化。他们在工业化时期就已经排放了大量的碳,已经过了原始积累时期。
面对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,作为欧洲大国,德国始终是推动欧盟绿色进程的主力军,始终被贴上技术先进、可持续发展的标签。然而,被视为环保先锋的德国,在环保政策方面却出现了明显倒退。去年,美国碳排放量同比增长6.2%。今年,由于最高法院限制了美国联邦减排权,再加上全球能源危机,今年美国碳排放量大概率会增加。有序从容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储能热,别忘了抽水蓄能才是主体!
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宣布,德国将大幅增加煤电使用量,以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。当时,德国计划在2030年彻底淘汰燃煤发电,而默克尔时期原本设定的目标是2038年彻底淘汰煤电。去年开始的欧洲能源危机给欧洲碳中和计划带来了一些挫折。欧洲舆论已经开始讨论能源转型是否过于激进。修订后的法案规定,电力系统的碳中和目标应在完全淘汰煤炭后实现。
去年欧洲和美国的碳排放量同比大幅增加。如果今年碳排放继续大幅增加,将难以实现《巴黎协定》的目标。去年10月底入冬前,欧洲天然气库存率为77%。在俄罗斯供应充足的情况下,欧洲天然气库存比一冬天下降了52%,只剩下25%。相应地,德国燃煤发电占29%,天然气发电占10.5%。
根据一些数据模型,全球碳排放必须在2025年达到峰值,然后迅速下降,这样全球就有50%的概率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.5摄氏度之内。